朝鲜外相访华归国,同一天中国货机降落平壤,1年多来首次
9月27日,当天下午,崔善姬从平壤搭机启程,经高丽航空或相关专机飞往北京。当天部分国际媒体注意到,这是她担任外相以来首次单独对华访问,具有一定破格性。报道称此前崔善姬曾随金正恩访华,此次单独出访被视为中朝高层交往进一步制度化的标志。
9月27日,当天下午,崔善姬从平壤搭机启程,经高丽航空或相关专机飞往北京。当天部分国际媒体注意到,这是她担任外相以来首次单独对华访问,具有一定破格性。报道称此前崔善姬曾随金正恩访华,此次单独出访被视为中朝高层交往进一步制度化的标志。
朝鲜铁娘子一个月内两次访问北京,还带来了金正恩的“口信”,也带来了对未来的暗示。而在同一时间,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联合国大会上表态,要结束半岛敌对状态。让人不得不思考,东北亚的紧张局势是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。
中国即将迎来两场重要国际活动——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和九三大阅兵。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确认出席,这让整个国际视线都聚焦在中国。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最新表态则让这次活动更加引人注目,他要带几袋土豆作为见面礼,向来访的各国领导人展示白俄罗斯的特色农业和文化底蕴。
1973年中法建交九年,这一年的9月11日,法国总统乔治·让·蓬皮杜(Georges Pompidou)访华。
先前东京号调侃“日本满心满眼都是朝鲜”。因为中俄整的活儿再大,也不直接影响乡民们居家过日子。朝鲜整的活儿再小,时不时往日本海发射导弹而已,可是警报一拉,上班上学都受影响。
2025年9月,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两次访问北京,这位被西方称为“核谈判女掌门”的外交官,以打破朝鲜外交史纪录的“一月双访”频率,重返中国的外交节奏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。
这一诉求背后,是波音当前的窘迫处境。自2018年起,波音737MAX坠机、客机被退货,叠加美国关税影响……这家百年企业在华市场份额已下降约10%,连续6年处于亏损状态。
1972年,尼克松总统访华,中美关系实现了破冰。1979年,中美建交。1984年,里根访华,预示着中美彻底走入蜜月期。
昨晚刷到一条韩国军迷拍的短视频:夜海里一条火龙蹿上天,三秒后地图软件弹出“黄海禁航”。
中美关税战打了半年多,美国没有捞到半点好处,反而把大豆的合同都搞丢了,英伟达的上百亿芯片压在仓库里无人问津,最关键的是中国加强了对稀土的管控,眼见美国军工企业的稀土库存就要见底,F35战机生产处于停工状态,盟友们还有跑单的可能,特朗普能不急吗?
美国国会访华代表团团长史密斯在福建舰电磁弹射三架歼-15T的轰鸣声中,留下一句“我们的飞机、舰船离得太近了”,需要避免这些冲突,更好地对话。这句话迅速被外媒做成标题,仿佛南海、东海的浪头是中国军舰凭空造出来的。可地图不会撒谎:美国本土离黄岩岛1.2万公里,却常
最近的国际外交舞台上,有一个动态格外引人注目——朝鲜外相一个月内两度访华。这一高频的外交互动,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激起了层层涟漪,让不少人都在猜测背后的原因。
以平等与互惠处理分歧,以合作与开放寻找共赢。中美元首通话后,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近日正式访问中国并与中方会谈。这是自2019年以来首个美国国会众议员访华团。此行有哪些看点与启示?CGTN主持人田薇带来独家观察。This week, the U.S. House
2025年9月17号,韩国新外长赵显干了件打破常规的事,他主动跑到中国访问,跟咱们外长王毅见了面。
结果呢,没过十天,4月17日,就有四个法国议员组团去了台湾,公开谈什么深化贸易、聊明年选举。这前后脚的功夫,法国这态度转得跟风向标似的,让人不由得想,这国际关系里头,到底谁是真心谁是算计。
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一举一动引起了不少关注,她这次访华的时机选得可真是妙啊,刚刚参加完G7峰会,又赶在中国二十届三中全会后火速来访,这位女总理看来是打算玩一场大的。
9月24日,央视报道视频中,轰-6K的飞行员谈及我国的轰炸机时,面含微笑说出一句话:“后续......可能......大家拭目以待吧。”
按照新规,下机后,她再不会遇到过去三年频繁出现的“大白”“转运大巴”和“隔离酒店”;而是可以径直走出海关、提取行李,接着离开机场,用她的话说,“就像2020年以前一样方便”。
需要注意的是,据前述报道发布的会见照片,即将上任的雀巢董事主席帕博睿(Pablo Isla),以及已经在9月1日上任的雀巢首席执行官费耐睿(Philipp Navratil)都在列。他们坐在了现任雀巢董事会主席保罗·薄凯(Paul Bulcke)右侧。
代表团一行五人,由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领袖亚当·史密斯(Adam Smith)率领。其中三人是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,足见此访对于中美恢复国会尤其军事沟通的意义。